Product category
1. 先定核心:控温范围+精度(必选硬性指标)
- 按目标温度选:需低温(≤-20℃)选带压缩机制冷的型号(-80℃~150℃常用);仅高温(≥100℃)可选无制冷款(100℃~250℃);兼顾高低温直接选-40℃~200℃全能款。
- 精度要求:实验室精密反应选±0.1℃,工业生产/常规测试选±0.5℃即可。
- 注意:预留10~20℃余量(如目标-30℃,选-40℃型号),避免满负荷运行减寿。
2. 再看场景:循环功能+负载适配
- 循环类型:仅加热锅内样品→内循环足够;需给反应釜、旋蒸仪等外部设备控温→选外循环(关注循环流量:实验室5~15L/min,工业20~50L/min)。
- 负载匹配:按被加热/制冷的体积、介质算功率——50L以下小负载选2~5kW,50~200L中负载选5~10kW,200L以上大负载选10kW+;环境温度高(≥35℃)优先选水冷式,通风差选风冷式。
3. 实用细节:介质+安全+操作
- 介质兼容性:低温(≤-40℃)用专用低温导热油/防冻液,高温(≥150℃)用高温导热油;接触腐蚀性介质选不锈钢内胆型号。
- 安全配置:必选低液位报警、超温保护、过载保护,工业场景加漏电保护+压力监测。
- 操作便利:实验室选触摸屏+程序控温(可设升温/降温曲线),工业场景选带远程控制+数据记录的型号。
4. 预算适配:按需取舍附加功能
- 入门款(实验室小负载):控温-40℃~150℃、内循环、基础安全保护,满足常规实验。
- 进阶款(精密实验/中负载):控温-80℃~200℃、外循环+可调流量、程序控温,适配反应釜配套。
- 工业款(大负载/连续运行):大功率(10kW+)、水冷式、耐腐蚀材质、24小时稳定运行,适合生产线使用。
